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重点

2021-03-11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精简白皮书

【简答题、论述题】

知识点 001:欧阳修的文学成就

欧阳修的文

①欧阳修学习韩愈而能自出变化,发展了其“文从字顺”的一面,建立起平易流畅、委屈婉转的文章风格。

②欧阳修散文的佳处,在于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常常从平易近人处入手,从入情入理的具体事物出发,委婉曲折,富有情感。

含蓄蕴藉而又平易自然,富有诗味

④欧阳修的赋开宋代文赋的先河,变骈偶对仗为骈散相间、奇偶错杂,既保持了赋体铺陈的特性,又使文气趋于舒缓。

欧阳修的诗

“以文为诗”,具有散文化倾向,重气格。

取材广泛、命意新颖、以议论为诗

风格平易

④欧阳修体现了唐诗向宋诗的转变。建立了不讲究均衡而以古拙取胜的宋诗格调。知识点 002: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

议论文,以政论、史论为突出。论说风格上纵横捭阖,气势充沛,雄辩恣肆。

记叙文包括碑传文、叙记文及文赋等,而以其中的山水游记和亭台堂阁记为代表。凭借议论为文章 辟出新的境界,善于表现对自然景物的赏会与人生哲理领悟之间的融合。山水游记,如《前赤壁赋》,表现出借景立论的特点。

知识点 003: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东坡体)

“以文为诗”是苏诗的显著特色之一,多用散文的句法而以气格贯穿。

有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出色的文字表现力

以才学为诗,体现为好议论、善于使事用典。

苏诗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而且风格多样,七绝吐语清丽精美,苏诗的基本风格有二,一是刚   健含婀娜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

知识点 004:苏轼词对题材的拓展

苏词把士大夫文人较为宽广的生活内容带到了词中。如,咏史怀古、悼亡怀人、登临送别、田园风光、说理谈禅、爱国热情等。刘熙载评其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知识点 005:周邦彦艺术成就

继承了柳永的善于铺叙的特点,曲折变化。

善于章法结构。周邦彦在词的结构上颇具匠心,章法布局:①开阖回旋,既有柳词叙事容量和感情力度,又避免了直露无余,如《瑞龙吟》。

②还常使用不同感情的相互衬托的手法。如《满庭芳》。

③以景结尾是周邦彦词的结构布局的又一特色。

语言典雅,善于融化前人的诗句入词,音律精严,声律考究。知识点 006: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

诸体兼备,艺术风格多样。

①古体诗:风格悲壮,多与政事国事相关。

②律诗:七律自然圆转而对仗工稳,雄浑豪迈,佳联迭出。

③绝句:陆游晚年还写了大量风格清淡秀逸的绝句,许多日常习遇之事,处处常见之景,一经他的描写和歌咏,无不呈现出新鲜的诗意,如《秋思》。

【其诗歌特点分 3 期:早期清新拔俗,中务豪放悲壮,晚年清淡秀逸】知识点 007:范成大诗歌的艺术特点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范成大的主要贡献在于内容方面的创新,集中在田园诗的创作方面,

他使传统的田园牧歌具有了泥土和血汗的气息。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则能把上述两类诗的内容融会为一。《四时田园杂兴》七绝组诗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各 12 首。既有田园风光,又写农民耕作的艰辛,堪称古代田园诗集大成之作。

知识点 008:《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倾向(第一才子书)

内容:《三国志演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到三国归晋百余年的历史,艺术地再现了这一时期政治、军事、外交斗争,表现了“明君贤相”的社会理想、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强调了人才的作用,并且表现出浓厚的历史沧桑之感。

思想倾向:第一,《三国演义》继承宋代以来以蜀汉为正统的看法,表现出强烈的“尊刘贬曹”的倾向。

第二,《三国演义》还强调了“义”的道德价值,始终以“义”作为描写和衡量人物的重要标准。小说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写起,三人名为君臣,实为兄弟。关羽更是“义气”的化身。

第三,《三国演义》相当全面地展示出汉晋之间政治、军事斗争的广阔性和复杂性,保持了历史现象的具体生动的特性,一度被视为“绝好的历史教科书”。

【作者:罗贯中,还有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知识点 009:《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善于在情节的展开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小说塑造的许多人物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如刘备的宽厚仁爱、曹操的雄豪奸诈、关羽的勇武忠义、张飞的勇猛暴烈、诸葛亮的谋略超人、周瑜的器量狭窄等等。

小说善于运用层层皴染的手法。在反复出现的不同事件中强化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比如写曹操的残忍,接连写其梦中杀人、杀吕伯奢全家等、杀自认出门救火的数百人等。

小说还善于运用传奇色彩极浓的故事和生动的细节塑造人物,如张飞在长坂坡大喝三声,关羽“温 酒斩华雄”等。

小说还善于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塑造人物。比如写诸葛亮出山,先借司马徽、徐庶之口虚写他的非 凡才能,继而写刘、关、张拜访两次而不遇,又通过隆中自然环境的描写,使诸葛亮未出场,已借烘云托月之法,把他的精神气质和人格追求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到刘备的第三次拜访时,又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刘备的宽厚、张飞的莽撞和关羽的沉着。

《三国演义》的语言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以粗笔勾勒而不以细部描画见长,雅俗共赏,形成了一种适用于历史演义小说的独特的语言风格。

长于战争描写。全书共写到四十多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景,写得各有声色,绝少雷同。知识点 010:《水浒传》思想倾向(第五才子书)

思想倾向:(1)《水浒传》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突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2)小说题名为《忠义水浒传》或直称《忠义传》,突出梁山好汉“替天行道”,强调其“忠义”性质。“忠”是对朝廷、对君主的忠诚,“义”是对朋友、对弱者的义气,张扬一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勇武刚阳的精神。

知识点 011:《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草莽英雄形象,因而被视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金圣叹说它“叙

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稍嫌夸张,但至少有十几个人物写得活灵活现。小说描写人物的特点,一是把人物置于引人入胜的情节发展之中。二是在塑造人物时倾注着强烈的爱憎感情,为表现其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而适当运用夸张渲染的手法,使人物富有传奇色彩。)

《水浒传》的结构主要是单线纵向发展。每组情节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相互连贯、环环相扣。

《水浒传》继承和发展了“说话”艺术的语言风格,能娴熟地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语言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

知识点 012:《西游记》的主旨

《西游记》完成于明代心学思想流行的时代,作者的思想观念深受心学影响。《西游记》的总体构思是与这一宗旨相合的:小说以孙悟空象征“心猿”,以大闹天宫喻“放心”,以其被压无形山下喻“定心”,以取经成正果喻“修心”。

但孙悟空无法逃脱如来佛的掌心,表明传统社会的等级制度不可动摇,个性自由受到现实力量的制约。

《西游记》虽是神魔小说,却与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首先,小说笔触所至,多处映射着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现实。其次,小说所写的神佛与妖魔的微妙关系,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统治者与社会黑暗势力之间微妙关系的缩影。第三,小说所写的各色神佛,都“极似世上人情”,展现了尘世间人种种情态。

知识点 013:《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西游记》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于小说的奇幻色彩。小说以奇幻思维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神话世界,读来令人精神飞跃、心旷神怡。小说在形象塑造上有一个明显特点,是将动物的形态、神魔的法力和人的精神意志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西游记》在艺术表现上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幽默诙谐的色彩。“寓庄于谐”的手法在小 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从玉帝、如来、观音,到取经路上的国王,到各地的妖魔鬼怪,乃至取经者本人,都可以成为作者打趣调侃的对象。

《西游记》的艺术结构采用单线发展的结构形式,除孙悟空作为主角贯穿全书外,每一回的故事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

《西游记》的文学语言也很有特色。汲取民间说唱和方言口语的精华,采用民间谚语,语言风格轻松活泼、明快洗练,富有乐观幽默的趣味。

知识点 014:《金瓶梅》的内容与时代特征(无世代累积)

《金瓶梅》的书名,是从小说中三个主要女性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

首先,小说通过对西门庆这样一个兼富商、恶霸、官僚、淫棍于一身的人物的不动声色的描写,充分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吏治的腐朽,及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现象。

其次,小说不仅写出了西门庆的贪婪与狠毒,而且也写出了他的精明强干,真实地塑造了明代后期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兴商人形象。

再次,小说通过一个家庭兴衰的故事,表现了对于人性的更为深刻的思考。作者并不否定“好货”、“好色”作为人性的一个层面,但在其客观的描写中向读者表明,如果一味放纵人性中的这一层面,必然是对

于人性的扭曲,乃至成为人性的毁灭。知识点 015:《金瓶梅》的艺术成就

《金瓶梅》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描写对象的转换,为世情小说的规模涌现打出了一面旗帜。

《金瓶梅》塑造人物,摆脱了以往小说人物类型化的缺陷,既能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的方面,又能   在生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变化,并且能够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金瓶梅》主要用不加夸张和雕饰的白描手法写世俗人情,直书其事,不加任何评论。因为作者善   于抓住富于表现力的细节,让人物在其自身的人际关系中表现出他的性格和美丑。

《金瓶梅》将各色人物交织在一起加以描写,每一故事在直线推进时又常打破时间的顺序,作横向穿插以拓展空间,突出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网状的艺术结构。《金瓶梅》的出现,标志着古代长篇小说在艺术结构方面已经发展到高度成熟的阶段。

《金瓶梅》的语言比之前的通俗小说更加口语化、通俗化。它运用北方尤其是山东地区的方言俗语, 经过加工提炼为富有表现力的文学语言,又大量吸取了市民中流行的方言、行活、谚语、歇后语、俏皮话

等等,熔铸成“一篇市井的文字”。知识点 016:《聊斋志异》的思想意蕴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以唐传奇的手法志怪,表现奇思异想,是中国文言小说史上的集大成者,代

表了古代短篇小说发展的高峰。

《聊斋志异》的思想意蕴

作者的目的:一是借鬼神世界反映现实人间的社会现实,加以批判、揭露;二是肯定自我,幻想美好人生, 是理想的寄寓。

首先,小说写狐鬼与人的恋爱故事,歌颂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

其次,小说揭露科举考试的腐败和弊端,讽刺考官的昏庸和贪鄙。最后,揭露了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和吏治的腐败。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①《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众体。创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

②在艺术上表现为奇幻奇异、想象丰富的特点

具有蕴藉美

④《聊斋志异》创造性地运用古典文学语言,又从口语方言中提炼,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知识点 017:《儒林外史》封建末世的儒林群相

小说开篇借王冕之口道出“功名富贵”与“文行出处”的对立。小说刻画了追求功名富贵与讲究文行出处的两组人物。

他们注重“文行出处”,鄙弃功名,自由独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真儒名贤一类是普通市民。前者如

杜少卿、庄绍光、迟衡山、虞育德、萧云仙、王冕,这些都是作者心中理想人物。知识点 018:《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以极其高明的讽刺手法,以科举考试为中心,描写了形形色色知识分子的生活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生活图画。

(1)讽刺小说的典范

①在人物刻画方面,小说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比如,严监生临死时,迟迟不肯断气,是因为看见灯盏点了两根灯草,这是讽刺吝啬鬼的经典细节。而他为了把妾赵氏扶为正室,却舍得大花银子。

②小说摆脱了传统小说的传奇笔法,采用写实方法,淡化情节,不靠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而是在细琐的叙述中,通过精心的白描,展现出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

鲁迅称赞说:“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知识点 019:《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红楼梦》最值得称道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

作者善于写出人物的不同性格,更能将同一阶层或同一类人物,对比写照,写出不同的性格特征。

作者能将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环境中,从各个层面反复渲染,写出人物的复杂性,达到了典型化的 艺术高度。

作者善于处理小说情节,往往能够把日常生活事件写得意味深长。如《宝玉挨打》是全书中重要的 生活场景之一。

中国古典小说向来不大重视人物心理描写,但在《红楼梦》中许多地方写得极为深入细腻,尤其是 写青年男女那种富于灵性的微妙变化。

作者注重环境描写,以烘托人物性格,如写潇湘馆的竹林、垂地的湘帘、悄无人声的绣房和透出幽 香的碧纱窗,诗情画意,不仅与黛玉的气质相合,而且把黛玉的形象衬托得更为优美动人。(网状结构)


山东自考在线咨询表单
提交
微信加粉
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