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重点

2021-03-11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精简白皮书

精读

小说

一、百合花艺术特色:

①以一天的时间为叙事顺序,以“我”耳闻目睹为叙事视角以百合花图案的被子为线索,聚合

起小说中的三个人物。

②选取日常生活片段,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场面,将关注点转移到平凡生活。

③通过以小见大、对比和衬托的方法,以及百合花被子、野菊花、馒头、军装上的破洞等一系列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

语言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抒情诗意味。


二、棋王

主题内容:“棋呆子”王一生的故事,肯定和表现了王一生执着钻研棋艺的精神和他正直的人品、高尚的棋品、特别的处世之道和淡薄无争的性情。肯定了衣食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强调了作为人还需要更高的精神寄托和精神支柱

王一生

①下乡知识青年。②对物质追求的第一要求是“吃”。“惨无人道”的吃相揭示了贫寒、饥饿的生存困境。③精神追求就是下棋。有很高的人品和棋品。与深谙棋道的捡破烂的老头儿成为忘年交; 他主动放弃参赛的资格,却在赛后同时与九人展开车轮大战王一生对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在“连环大战”的壮观场面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示


三、空的窗艺术特色

第一人称叙事,“我”一直潜伏在故事中,是叙述者。小说由主人公“我”和退休老人的故事

交错相成,两条故事线索一明一暗,相互映衬,构成对话关系

②小说结尾处通过老人的问话和“我”的回答,使两个故事交汇在一起

③细腻的心理描写,精彩的独白,增添了小说的审美情趣。


散文

一、黄鹂——病期琐事构思特点

①通过日常生活画面来托物言志

以小见大,截取作者养病期间所亲历的几个生活片段表达主题。

③通过被拴黄鹏的凄惨与太湖之滨自由飞翔之美的对照,揭示万物需要适宜的生存环境才能发挥极致的哲理。


二、怀念萧珊艺术特色:

巴金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技巧,《怀念萧珊》通过内敛、朴实的叙述挖掘出巨大的情感

能量,采用第一人称

擅于抒写夫妻间相濡以沫的细节,语言自然朴素不事雕琢

对于妻子早逝的愧疚

以小见大,将个人的遭遇、家庭悲剧与整个国家、民族的浩劫联系在一起。


三、我与地坛1.思想主题:

①作者从对自身经历的思考出发,通过对母亲的观察和体贴,进而观察公园里出现的其他人物

命运,逐渐摆脱终生残疾所带来的精神阴影

②感悟生命是磨难与幸运、虚幻与实在、有限与无限、小我与万物的辩证统一

③超越个体命运的挫折和苦难,感悟生命的充实与欢乐;由遭遇磨难,追问命运的非常之心,升华为一种从容面对苦难和挑战的温煦平静之心

艺术方式:

①在与地坛的精神感应中,不急不慢地带出对自己经历的回忆,不仅将探索的结果告诉读者,而且抽丝剥茧般地呈现出探寻的过程

②通过作者与地坛公园的长久对峙,在凝神冥想中展开想象,与万物万象对话,揭示主题。

③以诸多个体生命为例证,把苦难、生命、死亡上升为理性思考


诗歌

一、望星空艺术特色:

①运用艺术上的抑与扬、虚与实的辩证关系,有意造成了诗情的波峰浪谷,取得了出人意料、别

开生面的抒情效果。

以“望”为核心,以星空和天安门广场为广阔的背景,展开想象,对比天上人间,透视宇宙与人生,构成一个属于诗的复合空间,书写出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意思。


二、有赠 艺术特色:

①真切地袒露内心世界,细腻地抒写情感活动。

比喻新颖而富有深意。抒情主人公自喻为“从感情的沙漠上来的旅客”,将等待“我”归来的女友喻为“我的生命的灯”


三、智慧之歌艺术特色

运用丰富的意象象征与比喻,把人生的感受上升为理性的思考。


对比和反衬,三种“欢喜”与“欢喜”不再对比,以爱情、友谊、理想和日常生活失败的荒反衬智慧之树的碧绿。

诗行整齐,形式整饬,韵律和诗歌的节奏(由舒缓转为激切富有变化。


戏剧

一、茶馆第一幕 1.作者:老舍。

创作主题:三幕戏描写三个时代。第一幕以 1898 年戊戌政变失败为背景;第二幕以袁世凯时代

的军阀混战为背景;第三幕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为背景。通过裕泰茶馆这个“窗口”截取一系列生活横断面,从侧面反映了近五十年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展现社会历史风俗画,揭露了三个时代的黑暗腐朽,达到“葬送三个时代”的创作意图。

结构形式:全剧没有统一连贯的故事情节,采取人性展览式的戏剧结构。

王利发:掌柜王利发是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为人精明、善于经营,顺应时代变迁,不断改变茶馆的经营方式,目的是求得一家人的生存。然而逃脱不了破产的命运。国民党统治时期,茶馆被霸占, 他在绝望中上吊自杀。

艺术特色语言简洁犀利明快,含蓄风趣生动,极富个性色彩和浓厚的北京地方特色。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得力于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二、关汉卿(第六场、第八场 1.作者:田汉。

思想主题:田汉在 1958 年为“纪念关汉卿戏剧活动 700 周年”而创作的 11 场话剧。以关汉卿

《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为中心线索展示了元朝统治阶级和人民之间的矛盾,抨击了专横残暴的元代官吏权贵歌颂了人民艺术家关汉卿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为人民的利益而奔走呼号的崇高精神

艺术特色:

①在历史剧形式方面进行了创新。以诗入剧,唱词优美,熔壮美、优美于一炉

②善于运用和设置悬念,结构复杂的戏剧冲突,扣人心弦。

紧扣《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展开,塑造了关汉卿、朱帘秀等古代艺术家形象。4.关汉卿形象:

人民艺术家。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为人民的利益而呼号的崇高精神。③具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铮铮铁骨。刚直不阿、不畏权贵的“铜豌豆”品格和英雄气概


泛读

小说

一、将军族艺术特色:

①叙述上大量使用意识闪回手法。

淡化故事的情节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

独特的叙述语调、象征手法的运用和质朴而简洁的语言


二、受戒 艺术风格:

①文体风格上追求小说与散文、诗歌的融合,淡化情节和人物性格心理将散文笔调和诗歌的意

境营造的手法引入小说的创作。

②以纯朴淡雅的语言,大量的风俗描写,呈现出一幅原始淳朴的南方水乡生活的诗意化图景,形成一种清新独特的田园抒情风格

叙述自然流动,文中许多细节描写刻画得纤毫毕现、贴切自然,富有诗意。4.叙述笔调平淡含蓄。


三、送一个人上路艺术特色

以童年的“我”的视角叙述故事

②限制视角的使用,正文与补记的相互映衬,使小说具有多重审美意蕴。

③朴实的叙述语言夹杂着夸张的言辞,以充满讽刺和幽默的语言呈现沉重的悲剧。


散文

一、哭小弟

思想主题:悼亡散文。对小弟的追忆,主要集中在其卓越业绩,尤其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长期坚持在艰苦条件下忘我工作的献身精神。对小弟的哀悼拓展到了与小弟有着同样命运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悼念,凝聚着作者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

艺术特色:以真挚的感情(围绕“哭”字)串联起小弟童年、工作和去世的往事。结合了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


二、致西绪福斯1.思想主题:

①以独特的方式,重新叙述了西绪福斯这一西方神话故事

②以道家的齐物论观念和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表达了对中西传统文化的质疑对人生与自然、人与命运、人与自我的反思

赋予“石头”以情意心智,以恣肆的想象,描写了巨石对待自己被卷入西绪福斯的荒诞命运,从埋怨、质疑到起义抗争的心理过程

2.艺术特色:运用欧美现代主义的内容独白手法,石头的话语都是第一人称、不加引号、跳跃出现;西绪福斯则以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客观全知叙述交错使用。


三、融入野地 1.野地的含义:

①是滋养生命的自然大地,也是意味着故地、亲情。

②是思想和精神、文学与艺术的起源,是人类文明进行自我批判的镜鉴和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大地与人类之间辨证、本源性的关系:人类不是大地上的唯一生命,对大地的尊重和亲近也是对人类生命的尊重和亲近,质疑了人类中心主义。

2.艺术特色:通篇由作家饱含深情的内心独白组成融想象性的描述、议论和抒情为一体坦露了一个作家在当今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心迹


诗歌

一、重读《圣经》——牛棚诗抄第 n 篇艺术特色:

①运用比喻,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对时代的隐喻通过有节制的平和语调凸显出来。

②诗人不慌不忙的让思绪进入《圣经》的世界,最后又在高潮之后干净利落地返回“牛棚”中的寂静场面,感情的起伏相当自然

暗示的手法使作者对现实的批判显得较为含蓄,耐人寻味。

遣词用字上的仔细斟酌和对节奏的刻意探究,也是这首诗重要的艺术特色之一。


二、长恨歌术特色

①全诗节奏灵动、动词简练精确、想象力丰富。

②注重意象的经营和整合。

③善于调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讽喻效果。

④瞬间的直觉和幻觉交杂倒错,有机结合,将各种感官感觉交互作用,形成丰富的美感,给读者带来广阔的联想。


三、一个人老了1.艺术特色:

①善用比喻,凸显“老”的状态。

透过日常生活的表象发现形而上的人生本质,浸透着一种虚无的美感。

③频繁使用重复和排比,如“一个人老了”,形成回环往复的旋律。


戏剧

一、陈毅市长(第三场) 1.作者:沙叶新。

主题思想

十幕话剧《陈毅市长》创作于“文革”后百废待兴之际,与解放战争初期陈毅就任上海市长时面临的社会状况有相似之处,陈毅正是七八十年代人民需要的执政党形象。此剧用意在于,在现实生活中要恢复和发扬陈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剧本并未罗列陈毅的全部政绩,而是选取 1949 年以后百废待兴的头两年,设计了十场戏,多侧面表现了陈毅对经济建设的巨大热情、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心、对各界人士的真诚团结、对干部作风的严格要求,以及对党风党纪的身体力行

陈毅人物形象:幽默风趣,平易近人。性格直率,嫉恶如仇。光明磊落,无私奉献。


山东自考在线咨询表单
获取验证码
提交
微信加粉
添加微信